摘要

1937年12月,《大美晚报》利用其美商身份和上海租界治外法权在"孤岛"掀起了"洋旗报"运动,成为上海抗战宣传的舆论先锋。全面抗战前,《大美晚报》鲜明的抗战立场化解了它与国民政府因新闻报道而产生的矛盾,并因国民政府开始意识到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性而使其受到重视。但与此同时,《大美晚报》也成为日本及其扶植的伪政权的眼中钉。通过发掘和利用新史料,本文旨在探讨《大美晚报》如何因应日伪政权、上海租界当局和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构成的三方权力网络。基于《大美晚报》的历史叙述,本文试图展现新闻业与国民政府之间在"孤岛"形成更为紧密纽带关系的过程,以及这一过程如何促使国民政府强化其对于新闻业的主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