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英国维多利亚文学的主要代表,是英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狄更斯曾做过律师事务所的文书和自由新闻记者,后担任议会记者,记者经历将他引向了小说创作。早期的文学创作包括匿名和以其弟奥古斯塔斯的诨名“博兹”(Boz)为笔名于各报刊发表的随笔、特写,1836年这些已发表之作连同未刊文章结集出版,《博兹札记》(Sketches by Boz)因此问世。一个世纪后,作家J. B.普里斯特利受麦克米伦出版社之托,从《博兹札记》中甄选最能聚焦19世纪30年代伦敦的12篇文章,并为之作序,于是《伦敦生活景象》(Scenes of London Life)于1947年出版了。本篇节选自上述文集。在作为记者的年轻狄更斯的笔下,伦敦是纪实的城,作者对这座城市的地图近乎了若指掌,既洞悉其区隔,又了解市民阶层各不相同的真实生活,包括其消遣。有的消遣是为了打发空虚,有的用以满足虚荣心,有的可以排遣不幸与孤独,有的则纯为娱乐。随着地理空间由伦敦的闹市中心向边缘延伸,上层小众所谓的文雅消遣变为下层的市井狂欢,也体现出由静到动、从了无生趣到生机盎然的规律。作者或是多愁善感地强调家庭和爱的美德,或是以喜剧欢闹的方式再现芸芸众生的生活。由于爱的贫乏,自视甚高的小姐和家境殷实的先生的空虚并不能得到实在的填补;因为爱,小中产阶级的老夫妻的苦楚与不幸得以排遣;而大多数底层中产阶级市民也自有其热爱,自有其取乐之道。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