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K-ras基因野生型转移性直肠癌患者,接受西妥昔单抗单药或联合化疗时,痤疮样皮疹的发生率高达88%100%[1-3]。小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既往接受过化疗或不适于化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其特异性不良反应药物疹发生率高,达39.5%84%[4-5]。皮疹主要开始出现于治疗后的第810天,2周达到高峰,停药后8周内逐渐减轻,乃至消失,常呈周期性发作,主要分布于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如头皮、颜面、胸背部等。中重度皮疹处理不当,不但给患者身心造
-
单位河南省肿瘤医院; 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