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脑梗死后调控血管发生通路上关键因子APJ及其配体Apelin的变化规律及针刺对其干预效应规律。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90只),电针组(90只),假手术组(90只)和空白组(10只),前3组又分为大脑中动脉阻滞(MCAO)后1、3、6、9、12、24h,3、7、12d共9个时相组,每组10只。各电针组电针"水沟"穴20min,1、3、6、9、12、24h组造模后即刻治疗1次,并于相应时点取材,3、7、12d组每日治疗1次,末次治疗结束后取材。应用实时荧光定量法(RT-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脑血管内皮细胞Apelin、APJ 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相比,假手术组Apelin和APJ mRNA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12h、12dApelin和APJ mRNA表达下调(P<0.05,P<0.01)。与同时相模型组比较,电针组Apelin mRNA在12h、7d的表达量上调(P<0.01);电针组APJ mRNA在6、9、12h的表达量上调(P<0.05,P<0.01)。与空白组相比,假手术组Apelin和APJ蛋白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Apelin蛋白表达量1、3、6、24h及3、7、12d下调(P<0.01,P<0.05),模型组APJ蛋白表达量1、3、6、9h及3d下调(P<0.01,P<0.05)。与同时相模型组比较,电针组Apelin蛋白表达在6、24h及3、7、12d均上调(P<0.05,P<0.01),电针组APJ蛋白表达量于1、9、12、24h及3、7、12d上调(P<0.05,P<0.01)。结论:电针可上调MCAO大鼠脑血管内皮Apelin-APJ mRNA及蛋白的表达,这对于脑缺血后血管新生及侧支循环的建立有重要作用。
-
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