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利伐沙班对大型骨科下肢手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效果。方法 90例大型骨科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与实验组(44例)。两组术后均给予积极护理+物理(机械)抗凝措施,治疗组患者采用利伐沙班片进行抗凝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低分子量肝素钠进行抗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引流量、局部血肿率及刀口处渗血率;术后下肢DVT发生情况;术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下肢周径。结果两组患者引流量、局部血肿率及刀口处渗血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大出血。术后5~21 d,治疗组患者的DVT发生率为10.87%(5/46),实验组患者的DVT发生率为25.00%(11/44);两组患者术后下肢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治疗组PT为(15.3±2.5)s与实验组的(14.5±2.0)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PTT为(38.5±4.3)s,长于实验组的(36.2±4.0)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2、7 d大腿周径分别为(47.1±4.2)、(46.7±4.2)cm,小腿周径分别为(36.8±3.3)、(36.2±2.8)cm;实验组术后2、7 d大腿周径分别为(49.5±4.5)、(48.8±4.0)cm,小腿周径分别为(38.5±3.5)、(37.5±2.6)cm;两组术后2、7 d大腿和小腿周径均小于实验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型骨科下肢手术后使用利伐沙班可以延长患者凝血时间、缓解肢体肿胀,并显著降低术后DVT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单位北华大学附属医院; 北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