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肺肠同治理论包括气机调畅,水液代谢及经络相连。肺主宣发肃降,大肠主传导,脾胃居中焦,三者气机不调,则会产生诸多病证。肺气的输布影响肠道的润燥,痰饮亦可形成于肠道,使用开上达下的方法使邪有出路,痰饮从大肠而走。肺与大肠不仅通过经脉相连,还通过络脉与经别分别加强体表与体内的联系,表现为腑气不通则上气为喘。宣白承气汤针对温病应下失下,肺气不降,腑气不通而设,体现肺肠同治思想。"以杏仁、石膏宣肺气之痹,以大黄逐肠胃之结",宣上达下,使邪无所留。其化裁不仅可用于肺部急危重症,还可用于肠道功能障碍以及全身性感染疾病。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