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南宋时期的词人很多喜作长调慢拍,所以善于铺陈情文、堆叠辞彩,但周邦彦《清真集》中的词作,却大多能如其“清真”之名,不耽于一时的窠臼。这与他对音律与文辞的兼通是密不可分的。三国时的周瑜也很懂音乐,曾流传“曲有误,周郎顾”的佳誉。于是,因为这“二周”音乐才能的相似,叶嘉莹教授在《灵溪词说》中咏叹道:“顾曲周郎赋笔新,惯于勾勒见清真。”专门指出周邦彦词作的清真美质与其惯于勾勒的笔法之间存在很大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