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大量二维地震和三维地震资料的解释,结合已钻井资料的分析,刻画了绵竹—长宁裂陷两侧台地边缘的形态变化,探讨了不同地区台缘带沉积模式,研究了不同类型台缘带形成分布的控制因素,建立了3种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绵竹—长宁裂陷两侧发育灯二段和灯四段台缘带,灯二段台缘带呈现U型展布,灯四段台缘带呈现近平行分布;2)灯影组受断裂控制,经历了灯一+二期双断裂陷及灯三+四期箕状裂陷两个阶段演化;结合台地边缘形态,可分为陡坡型和缓坡型两大类台缘带,进一步划分出陡坡带加积型、缓坡带退积型、缓坡带加积型等3种类型;3)台缘带类型差异主要与断裂发育的规模大小相关,断裂发育区,形成陡坡带台缘,断裂不发育区,形成缓坡带台缘;古隆起核部,形成加积型台缘,远离古隆起区,形成退积型台缘;4)裂陷两侧发育台缘丘滩岩溶型储层,裂陷内沉积优质的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烃源岩,两者有机匹配,形成陡坡带、缓坡带台缘两类成藏模式。目前勘探主要集中在陡坡带台缘,缓坡带台缘分布范围广,是未来的勘探重点部位。
-
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