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以无创全身阻抗法心输出量监测系统(noninvasive cardiac output monitoring system,NICaS)为监测手段,了解感染性休克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反应性在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ICU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96例,按28 d临床结局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收集患者入组时的一般资料,使用NICaS测量补液后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前(基线数据)和多巴酚丁胺注射30 min后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两组患者基线各指标中仅血小板计数(P=0.00)、SOFA评分(P=0.01)和APACHEⅡ评分(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线血流动力学数据中,死亡组心率(HR)快于存活组(P <0.05),而格兰夫-高尔指数(GGI)、氧输送指数(DO2I)和总外周血管阻力指数(TPRI)低于存活组(P<0.05),余两组间参数如平均动脉压(MBP)、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指数(SI)、心脏做功指数(CPI)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多巴酚丁胺负荷前及负荷30 min后AMAP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使用多巴酚丁胺前后ASVI、ACI、ACPI、AGGI的升高较死亡组更明显(P<0.05);ATPRI降低较死亡组更明显(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脏指数变化值(ACI)是感染性休克患者存活的独立预测因子、总外周血管阻力指数变化值(ATPRI)是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将两组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值与预后行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CI、ADO2I、△CPI、AGGI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存活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0.61、0.64、0.66,其中ACI是用于预测患者存活的最佳指标。以约登指数最大的一点为临界值,当ACI界值为1.05 L/(min·m2)时,ROC曲线预测患者存活的敏感度为93.8%,特异度为65.6%。而当△TPRI界值为-427 dyn/(s·cm2·m2)时,ROC曲线预测患者死亡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71.9%,ROC曲线下面积为0.91。结论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下心血管系统的反应性比初始血流动力学指标更有预测价值。在预后判断方面,循环状态有反应性优于无反应性。△CI和ATPRI可作为判断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 单位
    上海长征医院; 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