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分数有"份数""商""度量""比"以及"算子"等不同的意义,在"份数"的意义中,也存在不同层次的理解,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时,建立的是连续量上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平均"概念;在再认识分数时,需要理解抽象的数量一样意义上的"平均"。让学生从意义理解的角度来认识分数,在教学中要有不同的层次,在分数的再认识中,需要考虑学生对"平均"的理解的过渡,也要注意让学生能以灵活的眼光重新看待"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