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电针合谷、天枢穴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肠道痛敏和动力异常的影响,观察其疗效差异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 新生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合谷组和天枢组,每组10只。采用母婴分离、醋酸灌肠和结直肠扩张(CRD)联合制备IBS-D模型。第9周时,两穴位组分别对双侧合谷、天枢穴进行电针干预,隔日1次,每次20 min,共5次。通过Bristol便型分类法及腹部回撤反射法(AWR)进行肠道动力与敏感性的评估;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内肌层ICC特异性标志物C-kit与黏膜层5-HT3A受体的阳性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Bristol评分明显上升(P <0.01),潜伏期明显缩短、收缩波个数明显增多(P <0.01),肌层C-kit和结肠黏膜层5-HT3A受体的阳性表达均明显升高(P <0.01),说明IBS-D模型制备成功;与模型组比较,两穴位组的Bristol评分明显降低(P <0.01),且潜伏期明显增长、收缩波个数减少(P <0.01),肌层C-kit和结肠黏膜层5-HT3A受体表达明显降低(P <0.01);与合谷组比较,天枢组的大便评分明显降低(P <0.01),肌层C-kit表达降低(P <0.05),两组黏膜层5-HT3A受体的阳性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电针合谷、天枢能有效调节IBS模型大鼠肠道痛敏和动力异常,两者对肠道痛敏症状的改善均有明显效果,电针天枢对IBS-D模型大鼠肠道痛敏和动力异常的调节作用明显优于合谷。
-
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