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孔门之志初读《论语·先进》篇中"侍坐"章时,读者往往深深地陶醉于曾点所描述的理想生活——"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然而,曾点所表达的思想到底是什么,孔子"与点"(赞同曾点)的原因是什么?历代学者争论不休,莫衷一是。归结起来大致有两种观点:一是曾点没有从正面谈自己的治国才能,而是描绘了一幅丰衣足食、礼乐和谐的大同世界的画面,与孔子礼乐治国理念高度契合,从而得到孔子的赞赏。还有另一种看法则认为曾晳是主张消极避世,符合孔子晚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主张,从而激起孔子的共鸣。然而,循着不同的解读路径,我们看到的则是完全不同的孔子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