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揭示巴山榧树遗传多样性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规律,根据胸径大小将四川省花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巴山榧树群体划分为幼苗、小树和成树3个世代,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3个世代共70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进行了分析。10条ISSR引物扩增共检测到125个多态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为74.85%,表明花萼山巴山榧树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显示3个世代的多态位点百分率、Shannon’s信息指数(I)和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均以成树最高,幼苗最低,幼苗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低于小树和成树,表明花萼山巴山榧树种群世代间的遗传多样性呈下降趋势。巴山榧树3个世代间的基因分化系数Gst=0.109 8,基因流Nm=4.053 7。3个世代间的遗传一致度以幼苗与小树间最大,遗传距离则以幼苗与小树间最小。上述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巴山榧树遗传资源和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
单位长江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