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下腰痛是临床常见的疼痛, 而非特异性下腰痛被认为与椎旁肌退变所致的腰椎失稳有关, 因此评估椎旁肌退变有助于预判下腰痛相关疾病的进展。MRI评估椎旁肌退变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方式, 其测量参数是椎旁肌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 CSA)和脂肪浸润。为了更准确地反映椎旁肌退变的程度, 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功能性CSA、相对CSA和肌肉-脂肪浸润指数等测量方法。随着MRI技术的发展, 应用非对称回波三点法水脂分离技术可早期发现脂肪浸润改变、基于化学位移编码的水-脂肪MRI而衍生的质子密度脂肪分数也获得广泛应用, 为椎旁肌退变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许多研究试图通过MRI探讨椎旁肌退变与非特异性下腰痛、腰椎退行性疾病、退行性腰椎侧凸以及骨质疏松等相关疾病之间的关系, 证实椎旁肌退变受椎间盘、关节突以及终板退变等因素的影响, 还与脊柱侧后凸畸形互为因果关系。椎体和椎旁肌的脂肪含量越高, 则骨脆性越大, 而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发生后的椎体成形术可延缓椎旁肌退变, 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
单位天津市天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