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日本东洋文库藏中原康隆抄本《古文尚书》,仓石武四郎、刘起釪、水上雅晴等皆以之为中原家本。以康隆抄本与古梓堂藏本、东寺观智院本相校,可知其并非中原氏明经嫡系之点本;校之神宫本、清原宣贤抄本引家本,则可定为同流。作为中原氏庶流的康隆一支,其学实自清原一系出。此《古文尚书》点本,正处在清原博士家《尚书》学底本转换之中间阶段,呈现出“过渡形态”:其文本既有从古本而旁注宋椠情况的,亦有用宋刻而旁标古本旧貌者。因此传学与校勘方式,康隆点本有规律地改易底本,致使一卷之中至少直接呈现有三种样态:古本、康隆本之实貌、摺本(宋本)。仓石武四郎曾校此本与诸本异同,东方文化研究所《尚书正义定本》亦曾用此本参校,但取舍相异;近出《尚书注疏汇校》,径录《尚书正义定本》之校语,未对此“过渡形态”之抄本现象予以措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