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绝大多数英属殖民地在非殖民化进程中看似掌握主动权,但在宪政制度设立、国家独立形态等方面依然受到英国的限制。然而,以文莱为典型代表的一部分小型殖民地,却能够在实力对比处于劣势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争取自身利益,展现出理论与现实的矛盾性。1963年前后,文莱苏丹奥马尔以石油资源为条件,化体量狭小的“劣势”为“优势”,在与英国和马来亚联合邦的博弈中掌握主动权,从而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达成了保障政治生存与经济利益的最终目的。这一路径创造了英属殖民地非殖民化进程的“文莱方式”。
-
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