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评分在早期评估急性脑损伤昏迷患者的昏迷程度以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东莞市企石医院ICU收治的52例急性脑损伤昏迷患者入院后第24、72 h进行BIS值监测,同时对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进行检测;按照患者预后(3个月时)的情况分为清醒组、意识障碍组和脑死亡组,对同组间不同时间点的各个监测值进行比较,对3组间同一监测值的差异进行比较,并对BIS值、GC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的关联性进行判断;计算BIS的曲线下面积,评估BIS能否作为早期评估急性脑损伤昏迷患者的昏迷程度及预后的指标。结果清醒组、意识障碍组和脑死亡组入院后第24 h BIS值分别为67.5±14.2,53.9±16.5,35.2±23.6,入院后第72 h BIS值分别为68.3±12.3,52.2±19.7,32.0±17.5;不同时间点比较意识清醒组入院后第24 h BIS值低于入院后第72 h,意识障碍组及脑死亡组入院后第24 h高于入院后第72 h;同一时间点比较无论是入院后第24 h还是入院后第72 h,脑死亡组BIS值都低于意识障碍组,意识障碍组低于清醒组(P<0.05)。3组入院后第24 h APACHEⅡ评分分别为(20.49±7.29)、(23.26±6.67)、(27.35±5.86)分;3组入院后第72 h 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9.23±6.23)、(25.12±5.23)、(29.67±4.25)分;不同时间点比较意识清醒组入院后第24 h APACHEⅡ评分高于入院后第72 h,意识障碍组及脑死亡组入院后第24 h低于入院后第72 h;同一时间点比较不论是入院后第24 h还是入院后第72 h,脑死亡组APACHEⅡ评分高于意识障碍组,意识障碍组高于清醒组(P<0.05)。入院后第24 h 3组GCS评分分别为(8.15±1.89)、(5.69±1.63)、(3.56±0.89)分;入院后第72 h 3组GCS评分分别为(8.24±1.16)、(5.58±1.71)、(3.42±1.02)分;不同时间点比较意识清醒组入院后第24 h GCS评分低于入院后第72 h,意识障碍组及脑死亡组入院后第24 h高于入院后第72 h;同一时间点比较不论是入院后第24 h还是入院后第72 h,脑死亡组GCS评分低于意识障碍组,意识障碍组低于清醒组(P<0.05)。BIS值与GCS评分、APACHEⅡ评分相关性分析显示,BIS值和GCS评分之间呈线性正相关(r=0.355,P=0.006),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373,P=0.016)。3组ROC曲线下面积比较,不管是入院后第24 h还是入院后第72 h,脑死亡组与意识障碍组比较,ROC曲线下面积有统计学差异(P<0.05);意识障碍组与清醒组比较,ROC曲线下面积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且BIS值的ROC曲线下面积都是最大的。结论急性脑损伤患者的BIS值和患者昏迷程度呈正相关,BIS值可以作为早期评估急性脑损伤昏迷患者的昏迷程度和预后的有效指标。
-
单位东莞市企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