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耍孩儿是流传于晋北一带的戏曲剧种。据《大同府志》记载,大同古称“西京”,虽身处塞外边关,但因毗邻北京,所以也成了北方戏曲名家交流活动的集中地,因而明代以前就有在风俗佳节及各类庙会唱戏闹红火的习惯。由于耍孩儿戏在形成之初只活跃于雁门关以北,所以流传范围相对较窄,而关于它的起源,也一直众说纷纭。本文共梳理了七种说法,具体如下。一、“叫卖货声说”关于雁北耍孩儿戏的起源,最早开展研究的是吴晓铃先生,他在《耍孩儿剧种小考》一文中追溯了耍孩儿及摩喉罗二者之间的渊源。吴先生提出,耍孩儿即摩合罗(muhurta)或摩喉罗(mahora),属印度梵文“大黑天”的音译。吴先生认为摩合罗起初专指佛教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