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翻身间隔时间对预防抢救室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符合条件的2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即常规组、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每组50例;常规组2.0 h翻身频率,试验1、2、3组分别采用2.5、3.0、3.5 h翻身频率,比较4组患者不同翻身时间左右肩胛骨、左右外侧脚踝、骶尾部的平均体压值,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患者对翻身护理的综合满意度。结果 4组患者主要受压部位体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分别为2.0%(1/50)、2.0%(1/50)、2.0%(1/50)、4.0%(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患者翻身护理综合满意度分别为71.0%(71/100)、75.0%(81/108)、79.8%(83/104)、86.6%(97/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17,P<0.05),每2组比较,只有常规组与试验3组患者翻身护理综合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24,P<0.01)。结论 在不影响患者治疗、护理、压力性损伤预防的情况下,3.5 h翻身间隔时间既可以有效预防压力性损伤,又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减轻护理人员工作负担。

  • 单位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