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鲐鱼(Scomber japonicus)是栖息在西太平洋沿岸的中上层鱼类,了解其栖息地分布及其与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有助于合理开发和管理该资源。本文根据2003—2011年7—9月中国东海鲐鱼的生产数据,采用正态分布函数分别构建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海表温梯度(gradient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GSST)和海表面高度(sea surface height,SSH)与作业次数的适应性指数(suitability index,SI),基于不同权重的算术平均法(arithmetic weighted model,AWM)分别建立栖息地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HSI)模型,并用2012年7—9月生产数据进行验证。结果显示,7、8、9月各月最佳HSI模型的SST、STG和SSH的权重分别为0.5、0.25、0.25,0.8、0.1、0.1和0、1.0、0,利用2012年7—9月生产数据与环境数据对各月份最佳权重HSI模型进行验证,在HSI>0.6的海域,7、8、9月各月作业次数比重和产量比重分别为85.87%和92.55%,76.74%和86.69%,51.83%和56.11%。研究表明,不同月份的环境因子对鲐鱼渔场分布的影响程度不同,本研究为更好地预测鲐鱼栖息地奠定了基础。
-
单位浙江海洋水产研究所; 上海海洋大学; 农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