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行间断和持续蓝光照射的临床价值。方法方便选取该院于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满足入选依据的新生儿黄疸患儿7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35例。观察组行间断蓝光照射,对照组行持续蓝光照射。对比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血清胆红素和粪胆素水平、胆红素变化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①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2.8%和对照组77.1%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7 1,P>0.05);②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胆红素(40.5±10.5)μmol/L和粪胆素(168.3±22.6)mg/100 g,与对照组(43.6±12.3)μmol/L、(163.4±30.5)mg/100 g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34 0、0.763 6,P>0.05);③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4%低于对照组34.3%,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5 2,P<0.05)。④两组患儿黄疸持续用时、首日胆红素下降、平均胆红素下降、首次排胎粪用时、胎粪排净用时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51 6、0.230 9、0.075 7、1.283 3、0.638 3,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的主要发生原因为母乳性黄疸以及围产因素,通过间断和持续蓝光疗法,均能达到一定的治愈率,同时改善临床指标,但相比之下,间歇性蓝光照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持续性,临床推广价值存在。
-
单位惠安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