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温病临床病理特征研究

作者:王晓开; 宋福林*
来源:临床军医杂志, 2019, 47(01): 57-59.
DOI:10.16680/j.1671-3826.2019.01.19

摘要

目的探讨鲍温病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旨在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2000—2018年经手术切除标本并经病理诊断为鲍温病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巨检、镜检及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其病理组织学特点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结果 64例患者均行肿块切除术,送检标本最小为0. 5 cm×0. 3 cm×0. 2 cm,最大为4. 0 cm×2. 3 cm×0. 3 cm。其中,22例为不规则红斑、14例为灰黑灰白、10例为褐色、9例为乳头状瘤样改变、9例为湿疹样改变,表面粗糙,毛发无或稀少。镜下结果显示,表皮内全层细胞极性消失,表皮层内瘤细胞明显增生,非典型增生,棘层肥厚,可见瘤细胞形态大小不一,核大深染,或者呈空泡状,可见病理性和分裂象。可见角化不良细胞和空泡细胞,肿物基底层细胞完整,真皮层内可见炎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肿瘤细胞CK-P、CK5/6、CK14、p63、p40为阳性,ki67阳性为30%~50%,p53阳性为30%~50%。结论鲍温病可进展为浸润性鳞状细胞癌,且临床上易误诊。因此,进行早诊断、早期规范治疗十分重要,诊断必须综合临床特征、病理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染色进行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