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校学生心理朋辈互助队伍主要由班级心理委员、学生心理社团骨干、朋辈心理辅导员、宿舍心理信息员等组成。普遍面临着专业性不足、创新性不足、积极性不足等问题,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学校对学生心理骨干工作支持不够,缺少对学生心理社团的专业指导;学生心理骨干缺乏规范的选拔、培训和考核,职位“功利化”;心理社团服务及管理尚不够规范,社团活动影响力不强;学生对心理问题的困扰仍存在“病耻感”,不乐于主动求助。提升高校朋辈心理助人工作质量可以从开齐开足心理健康课,发挥心理健康课的主渠道作用;选拔和培训有胜任力的学生心理骨干,建立恰当激励和考核机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活动,打造品牌特色方面着手。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