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 IE)是指心脏内膜表面因微生物感染所致的疾病。IE的发生是一个复杂过程, 包括受损心瓣膜内膜形成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 瓣膜内皮损伤处聚集的血小板形成赘生物, 菌血症时血液中的细菌黏附于赘生物并在其中繁殖, 以及病原菌与瓣膜基质分子蛋白和血小板相互作用等[1]。IE的发病率在中国尚缺乏确切的流行病学统计, 在欧洲的发病率约为(3~10)/10万[2]。IE的临床表现包括全身、心脏和心外多器官症状和体征。神经系统并发症是IE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心外并发症, 发生在约25%的IE患者中, 其中约56.5%表现为脑缺血事件[3]。引起缺血事件的危险因素包括赘生物大小和活动度、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以及二尖瓣受累[3,4]。如果心脏瓣膜或人工瓣膜上易碎的微生物(通常是细菌)栓子脱落并随血流附着于脑动脉血管壁, 可引发感染性颅内动脉瘤(infectious intracranial aneurysm, IIA), 其在IE患者中的发生率为2%~10%[5,6]。IIA破裂后主要表现为脑实质出血、脑室内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病死率极高[7]。IE相关性IIA和脑栓塞的诊断和治疗涉及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介入科、心内科和感染科等多个学科, 在做出最终诊断之前, 应对疑似病例进行多学科讨论[8,9]。本文报道了1例初次就诊诊断为右侧大脑中动脉远端动脉瘤伴颅内血肿患者, 入院后行颅内血肿清除及动脉瘤血管内治疗, 手术过程顺利, 但术后1个月患者出现对侧脑栓塞, 经多学科会诊诊断为IE。因IIA临床罕见, 诊断及治疗均较为困难, 本文重点讨论了疑似IIA诊断后积极查找感染源, 尤其是排查IE的重要性, 并对IIA的发生机制、影像学表现及不同治疗方案进行了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