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何是“民以食为天”,而不是“民以农为天”?因为,农事以食物为重心,食事以食者为重心。农学是从食物生产角度确立的知识体系,食学是从食者需求角度确立的知识体系。农学以1万年来的食物驯化为内容,食学以550万年来人类个体的生存健康、群体的和谐共处、种群的可持续发展为内容。农学是对食事的部分认知,食学是对食事的整体认知。食学是一个更大的知识体系,覆盖人类所有的食事问题,是解决人类食事问题的全球公共产品。现代社会中,食物生产与食物利用认知分离,带来的社会问题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引起学界广泛的关注。从我国食事问题治理来看,食品安全仅仅依靠食品科学是不够的,健康中国仅仅依靠医学是不够的,乡村振兴仅仅依靠农学是不够的。“以食为天”强调的是重要性,“食为政首”强调的是优先性,“食学之治”强调的是根治性,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系统的食学知识体系。食学,是食事学的简称。本研究论述了构建食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基本内容,从食学科学体系的定义、任务、结构出发,介绍了食学的“3-13-36”基本科学体系,阐述了构建食学科学体系的重要意义。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