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选取固原市某淀粉厂试验基地,对其有机废水还田种植作物后,连续2年采取土样分析土壤耕作层(0~30 cm)肥力变化和土壤剖面(30~60、60~90 cm)氮磷钾迁移规律。结果表明,施用马铃薯淀粉有机废水还田,还田量在600~900 m3/hm2时,能明显提高土壤耕作层中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使土壤耕作层中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养分等级从Ⅲ级提高到Ⅰ级,有机质提高到Ⅲ级。有机废水还田量为600 m3/hm2时,30~60和60~90 cm剖面中氮元素无明显迁移趋势。超过900 m3/hm2时,在30~60和60~90 cm 2个剖面氮元素有明显迁移变化。随着还田量、还田和耕作次数的增加,氮元素向下迁移量增加。施用600 m3/hm2有机废水还田,土壤中磷和钾元素已经开始向下迁移。且随着还田量、还田和耕作次数的增加,磷和钾元素向下迁移越明显。在向下迁移过程中,有效磷和速效钾有逐渐转化为矿化磷和矿物质钾的固化趋势。
-
单位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