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是全球城市区域空间重构中的一个典型案例。和国内外的其他全球城市区域的发展类似,受到了国际、国家、地方等不同尺度因素的影响。作者从尺度重组视角重点关注了近年来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发生的一系列新变化,以及在这一背景下北京城市副中心产业发展中应当关注的新动向,指出在中美贸易摩擦、中央提出"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经济战略,以及国家层面提出疏解非首都功能和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情境下,北京城市副中心一方面要沿袭国务院批复的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产业定位;另一方面,应当加大在科技创新、高端制造等领域的投入力度,畅通经济"内循环"的堵点、难点。

  • 单位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