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质量评价及空间分异研究

作者:苟廷佳; 陆威文
来源: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41(04): 7-15.
DOI:10.16229/j.cnki.issn1000-5102.2019.04.003

摘要

黄河生态经济带作为横跨中国西部、中部和东部的生态经济廊道,是黄河流域全面提升生态经济质量的关键抓手,在全国的生态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基于生态效力和经济增长生态指数理论,通过选取2016年黄河生态经济带11省、区、市的数据,构建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生态建设、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5个维度21项内容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黄河生态经济带内各省、区、市进行综合评价,着重分析和研究区域内生态经济质量发展的质量差异和空间变化。结果表明:1.黄河生态经济带生态经济发展现状从质量和空间分布上均不平衡,总体呈现出:发展质量由西向东逐级递减、京津两市引领全区的局面,区域内生态经济发展质量空间等级分异与区域实际现状基本吻合。2.区域内各省、区、市生态经济发展质量整体尚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在不同评价维度存在较大区域差异和发展不协调的现象,尤其是经济增长维度和资源利用维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