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为人类认知的基本方式,隐喻广泛地存在于人类文化中。承载着人类文化精华的中小学教材中也存在着大量的隐喻。运用内容分析法对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隐喻进行研究,发现其中共有169个隐喻,平均每课有3.2个隐喻。这些隐喻的源域主要是生活中的事物和行为以及自然事物和现象,目标域涉及个体(学生)、青春、梦想、生命(人生)、他人、家庭、集体、法律、社会、国家、世界11个主题,主要集中于抽象和宏大的概念。教材中的隐喻具有多样性和系统性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和使用教材中的隐喻,有效发挥其在促进学生认知和道德教化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