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雍正四年(1726)刊印的铜活本《古今图书集成》,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类书,对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科学技术有重要的价值。因初印本印数少,到清末存世更少,难以满足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需要。光绪九年(1883),点石斋和同文书局两家石印书局先后启动了影印刊行《古今图书集成》的工作。但因影印成本过高,点石斋改用铅活字排版重印了该书,而同文书局的影印工作被迫中断。后清廷于光绪十六年(1890)重启了影印该书的工程,委托同文书局承印,采用铜活字本描润后照相石印,于光绪二十年(1894)竣工。石印本字迹清晰,墨色鲜明,且附有考证,成为公认的善本。本文根据文献史料和底本、印本实物资料对石印本的刊印经过及其流传与影响等问题做了全面的梳理和探讨,指出石印本先后入藏外国各级各类学校和公共图书馆等机构,不仅在中国近现代学校教育和图书馆的建设中发挥了独特作用,而且还流传到美、欧、日和东南亚地区,对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