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悬吊训练模式下的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6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30例。2组患者均接受脑卒中后常规的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 对照组进行传统核心稳定性训练, 实验组则进行悬吊训练模式下核心稳定性训练, 每日训练1次, 每周5次, 连续训练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 采用Prokin平衡仪对2组患者的站立位平衡能力进行评定, 并记录患者睁眼、闭眼平衡测试时的运动轨迹长度及运动椭圆面积;同时利用表面肌电图(sEMG)记录平衡测试时双侧竖脊肌和多裂肌肌电信号的平均肌电(AEMG)值。结果①平衡功能变化:治疗后, 睁眼闭眼平衡测试, 2组患者压力中心的运动轨迹长度、运动椭圆面积均少于组内治疗前(P<0.01);实验组患者压力中心的运动轨迹长度[睁眼(226.40±88.59)mm、闭眼(312.07±118.45)mm]、运动椭圆面积[睁眼(198.83±84.99)mm2、闭眼(303.50±123.86)mm2]均少于对照组[运动轨迹长度:睁眼(291.23±117.71)mm、闭眼(405.27±181.05)mm;运动椭圆面积:睁眼(250.47±109.23)mm2、闭眼(379.03±144.91)mm2],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表面肌电图变化:治疗后, 睁眼和闭眼平衡测试时, 2组患者双侧竖脊肌与多裂肌的AEMG值均大于组内治疗前(P<0.01);闭眼平衡测试时, 实验组患侧多裂肌的AEMG值[(58.48±10.40)μV]显著大于对照组[(52.39±10.63)μV], 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悬吊训练模式下的核心稳定性训练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 其效果优于传统核心稳定性训练。
-
单位绍兴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