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清前期货币管理的成效是清政府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前人研究多关注货币白银化进程和银钱并用格局的表现,鲜有从长时段角度剖析当时国家货币管理体系内在矛盾成因及持续影响者。本文利用清代官方文书及货币管理档案,考察了以“银贵钱贱、银贱钱贵、铜贵钱贱、钱贵铜贱”为代表的货币行用实践与“银钱相权、与民为便、君实制之”的货币制度理念间的矛盾。通过进一步阐释矛盾的形成机理可以发现,该管理体系脱胎于发生在中国的“17世纪普遍危机”中,且在清政府的努力维系下将中国带入一个18世纪“盛世”。但“盛世”之后面临的又是以其内在矛盾为代表的“中国的19世纪危机”。中西货币体系间的“大分流”早在17世纪中期就已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