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排污河底泥的污染状况及其生态风险评价

作者:李琼; 张海欧; 和利钊; 董小龙; 郑子健; 王学东
来源: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7, 15(04): 79-86.
DOI:10.13476/j.cnki.nsbdqk.2017.04.014

摘要

以吉林市排污河中底泥为主要研究对象,布置12个监测断面35个代表性采样点,采集并分析了河道内底泥样品中8种重金属及16种USEPA优先控制的多环芳烃的含量,并分别采用地质累积指数法(Igeo)、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PERI)、沉积物质量基准法(SQGs)对排污河底泥中污染物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该排污河底泥中重金属及多环芳烃均不同程度超过松花江水系沉积物背景值,其中Hg、Pb、Cu、As、NAP、ANT超标倍数分别为87.5、10.2、6.18、5.90、115.6和228.5;Igeo显示Hg的生态风险最大,Igeo达到了5.82,而Cd和Ni的风险较小,这与PERI中Hg风险最大的结果一致;SQGs评价结果表明由重金属及多环芳烃引起的污染会产生生物毒性,且不利生物毒性将频繁发生;(3)以上结果说明,该排污河呈现以Hg为主要风险因子的重金属与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现象,在今后应加强底泥监测和定期清淤,从而推动区域生态环境的治理与恢复。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