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出生结局相关因素与儿童期间血压偏高的关系,并阐明其关联的性别差异。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于2013年9月在中国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调研6~17岁学生62 168名,男生32 064名,女生30 104名,年龄中位数为10.74岁,出生体重中位数为3.3 kg,单胎49 843名(97.0%),双胎1339名(2.6%),三胎及以上180名(0.4%)。问卷调查基本人口学资料、出生体重、出生胎数、膳食和运动相关行为,进行身高、体重、血压等体格检测。依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儿童青少年性别、年龄和身高别的血压偏高标准判定是否血压偏高。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出生结局(出生体重、出生胎数)与血压水平或血压偏高的关联,并研究关联的性别差异。结果 62 168名调查对象中血压偏高检出5933人(9.5%)。按照出生体重进行分层分析发现,仅在低出生体重者中,校正潜在协变量后出生体重与收缩压(b=-1.628,95%CI-2.571~-0.685,P=0.001)、舒张压(b=-1.463,95%CI-2.186~-0.740,P<0.001)关联有统计学意义。但与非低出生体重者相比,低出生体重者的血压偏高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胎出生男童相比,双胎出生男童发生血压偏高风险高36.4%(OR=1.364,95%CI 1.049~1.774),但在女童中未发现此关联(P>0.05)。与足月产儿童相比,未发现过期产或者早产与儿童血压偏高风险的相关性(P>0.05)。结论出生体重、出生时胎数与儿童期血压水平和血压偏高风险相关,并具有性别差异。在未来儿童青少年期的高血压预防控制中需注意性别差异,对于低出生体重儿童及双胎男童应该重点防控。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