豚鼠和新西兰兔变应性鼻炎模型建立及比较

作者:张丽; 杜经纬; 王丽洪; 谭毅; 龚晓波; 江鹏; 王智彪
来源: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0, 35(03): 335-338.
DOI:10.13406/j.cnki.cyxb.2010.03.040

摘要

目的:旨在比较不同动物在不同剂量致敏原诱导下形成变应性鼻炎模型的特点。方法:采用甲苯-2,4-二异氰酸酯(Toluene-2,4-diisocyanate,TDI)致敏豚鼠和新西兰兔制作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在豚鼠和新西兰兔组中又各自使用高低两种TDI剂量。记录建模过程中动物症状体征评分,典型表现;末次激发后行鼻黏膜组织病理学检查及组胺含量测定;记录动物死亡率和建模成功率;对死亡动物行呼吸道解剖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探索死亡原因。结果:豚鼠和新西兰兔均能在TDI诱导下形成变应性鼻炎典型症状体征,模型组动物鼻黏膜见大量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炎症细胞浸润且组胺含量明显增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但不同动物之间,以及相同动物在不同给药剂量下,其症状体征出现的时间、典型表现、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鼻黏膜组胺含量高低、建模死亡率、成功率等均有较大差异。动物死亡原因与药物剂量和变态反应均有一定关系。结论:豚鼠和新西兰兔在不同药物剂量下均可成功建模,但成模特点差异较大,应根据研究目的不同选取所需模型。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