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渭河是黄河第一大支流,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研究区域。为了掌握渭河浮游生物组成结构及生态环境现状,于2018—2019年分两个季节在渭河开展4次水生态调查,研究分析了渭河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调查结果显示,浮游植物有8门53种,以绿藻门和硅藻门为主,占比分别为43.4%、33.9%;浮游动物4类30种,以轮虫为主,占比为50.0%。渭河浮游生物优势种主要为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篦形短缝藻(Eunotia pectinalis)、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球形砂壳虫(Difflugia globulosa)、舞跃无柄轮虫(Accomorpha saltans)。种类数均呈现下游>中游>上游,春季浮游植物平均密度(2.115×10~6 cell·L-1)和平均生物量(0.432 mg·L-1)均高于秋季(1.630×10~6 cell·L-1,0.352 mg·L-1),秋季浮游动物平均密度(9.864 ind·L-1)和平均生物量(10.219μg·L-1)均高于春季(4.984 ind·L-1,3.168μg·L-1)。浮游生物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均值分别为2.519、0.798、1.394。浮游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价结果表明,渭河水质属于轻度污染,浮游生物群落结构趋于简单化。典范对应分析显示,海拔和水深是影响渭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海拔、溶解氧和pH是影响渭河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河道综合治理与水体污染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渭河水环境质量,从而影响了浮游生物群落结构演替。该研究可为渭河河道生态修复工作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区域指导意义。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