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丙酮酸钠林格液对失血性休克复苏后脂质过氧化诱导的多脏器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动脉放血(放血量为全身血容量的45%)的方法制备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8只动物。单纯失血组(RN组)休克后不予任何处理,乳酸钠林格液组(RL组)和丙酮酸钠林格液组(RP组)于休克1 h后分别补充3倍失血量的乳酸钠林格液或丙酮酸钠林格液。PICCO心肺容量监护仪监测失血前20 min(T-20),失血即刻(T0),失血后60、120、180、240、300、360 min(T60、T120、T180、T240、T300、T360)时的平均动脉压(MAP),检测各时间点血浆铜一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2+一Znz十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实验终点取心脏、肺脏、肝脏、肾脏、空肠组织,测定组织内MDA、氧化型和还原型谷胱甘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还原酶、过氧化氢酶水平,烘干前后的组织称重,计算组织含水率的变化;实验终点取动脉血,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动脉血氧分压(PaO2)、丙氨酸转氨酶(ALT)、二胺氧化酶(DAO)和血肌酐(Cr)变化。结果:T120开始,RL组和RP组MAP较RN组明显升高(P<0.05),T300T360,RP组MAP较RL组明显升高(P<0.05)。T120T360,RP组Cu2+-Zn2+-SOD活性比RN组显著升高,但和RL组无明显差别;T180T360,RP组血浆中MDA水平显著低于RL组(P<0.05)。RP组复苏后心、肺、肝和空肠组织内MDA、氧化型谷胱甘肽含量较RL组明显降低(P<0.05),还原型谷胱甘肽较RL组明显升高(P<0.05);RP组复苏后心、肝和空肠组织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较RL明显降低(P<0.05),谷胱甘肽还原酶较RL组明显升高(P<0.05);RP组脏器功能和组织含水率均较RL组改善更明显。结论:丙酮酸钠林格液复苏在减轻失血性休克后组织过氧化引起的多脏器功能损害和水肿方面的作用明显优于乳酸钠林格液,有助于失血性休克后内脏过氧化损伤及并发症的防治。

  • 单位
    费森尤斯; 解放军总医院;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