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细胞模型线粒体途径凋亡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体外用0.6 mmol/L油酸诱导HepG2细胞脂质沉积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细胞模型,将HepG2细胞分为对照(Con)组、油酸(OA)组、二甲双胍低剂量组(1 mmol/L)、二甲双胍高剂量组(10 mmol/L)。用油红O染色检测细胞内脂滴分布, 试剂盒检测培养上清液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的水平。用DCFH-DA法检测HepG2细胞活性氧的生成量;用双染流式细胞技术检测HepG2细胞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B淋巴细胞淋巴瘤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淋巴瘤2、细胞质细胞色素C蛋白的表达。数据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油酸可诱导HepG2细胞内脂滴明显增加, 低、高剂量二甲双胍均可减少细胞内脂滴堆积, 二甲双胍高剂量组比二甲双胍低剂量组作用更加明显;OA组HepG2细胞内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明显升高, 分别为(43.41±7.11) U/L、(29.56±4.11) U/L;二甲双胍低、高剂量处理后细胞内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明显降低, 分别为(32.44±4.08)U/L、(19.31±3.03) U/L和(26.00±3.11) U/L、(15.11±4.11) U/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DCFH-DA法检测结果提示油酸组细胞活性氧荧光强度为41.21%±4.23%, 二甲双胍低、高剂量组细胞活性氧荧光强度均降低, 分别为27.44%±3.91%和17.55%±5.11%, 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结果显示, OA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Con组(12.12%±0.72%比3.04%±0.57%, P < 0.05), 二甲双胍低、高剂量处理HepG2细胞后凋亡均明显降低(8.71%±0.71%, 5.71%±0.61%, P < 0.05)。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提示与Con组相比, OA组B淋巴细胞淋巴瘤相关蛋白、细胞色素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蛋白表达均增加, 而B淋巴细胞淋巴瘤2降低(P值均< 0.05), 低、高剂量二甲双胍处理HepG2细胞后B淋巴细胞淋巴瘤相关蛋白、细胞质细胞色素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蛋白表达均降低, 而B淋巴细胞淋巴瘤2增加(P值均< 0.05)。结论二甲双胍可有效缓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细胞模型脂肪变性, 改善HepG2功能,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氧化应激损伤、调节线粒体凋亡途径相关蛋白表达而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 单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