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老年人退变性腰椎滑脱症对骨盆参数及脊柱矢状面平衡的影响

作者:刘玉增; 海涌*; 关立; 杨晋才; 周立金; 陈小龙; 潘爱星; 汪文龙
来源: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5, 34(11): 1182-1185.
DOI:10.3760/cma.j.issn.0254-9026.2015.11.009

摘要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老年人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 并观察手术对骨盆参数及脊柱矢状面平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8年4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20例临床资料, 比较术前、术后腰或下肢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腰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脊柱-骨盆影像学参数变化。结果随访时间为24~84个月, 平均35.7个月。20例患者均无断钉断棒现象发生, 椎间骨性融合率达到100%。术前、术后腰痛、下肢痛VAS评分及ODI评分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前后脊柱全长X线片显示矢状面颈7铅垂线(C7VL)与骶骨后上缘距离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腰椎前凸角明显增大〔(53.3±7.6)°比(46.6±6.8)°, P<0.05〕;骨盆指数术前、术后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2±10.1)°比(49.9±9.7)°, P>0.05〕;骨盆倾斜角术后(10.7±2.1)°, 较术前(15.7±2.5)°明显减小(P<0.05);骶骨倾斜角术后(48.6±6.8)°, 较术前(44.5±5.5)°明显增大(P<0.05)。按复位程度分为复位≥50%组和复位<50%组, 两组腰椎前凸角、骶骨倾斜角变化及临床症状改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老年人退变性腰椎滑脱症可取得良好临床疗效, 同时可维持全脊柱矢状面平衡, 恢复腰椎的生理前凸, 改善脊柱骨盆参数。

  • 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