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过对大学生结核病健康教育的模式、效果开展比较研究,探讨朋辈交流教育模式在高校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前景,为进一步拓展、优化高校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烟台某高校2022年9月入学的新生927人分为A组和B组,分别采用常规教育模式和朋辈交流教育模式开展大学生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并在教育干预前后开展问卷调查和组间比较,对2种模式的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 干预前,A组与B组研究对象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总知晓率分别为36.32%和33.70%,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89,P=0.407)。干预后,B组研究对象的知识维度各类条目知晓率和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总知晓率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A组与B组研究对象在结核病防治态度维度3个条目上的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B组研究对象在结核病防治态度维度3个条目上的得分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A组与B组研究对象在结核病预防行为维度3类条目上的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B组研究对象在结核病预防行为维度3类条目上的得分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朋辈交流教育模式是符合新时代大学生行为特征、交流方式的新型高校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模式,其在提升大学生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及知信行水平方面效果明显,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