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农村环境抗争具有少数人率先抗争、事后抗争、弱者抗争的特殊性。农村环境抗争的演进或者遵循"环境侵权—环境抗争—环境维权"的"短逻辑",或者遵循"环境侵权—环境抗争—环境维权—环境治理"的"长逻辑"。多年来,我国建立了基于"短逻辑"环境抗争的治理体系,实现了维护环境受害者权利的目标,但忽略了多类主客体的其他多重目标,丢掉了"环境治理"的终极目标。为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保证环境受害者维权目标、公共环境治理目标、政府权力运行目标同步实现。为此,有必要在进一步优化基于"短逻辑"的治理体系的同时,沿着"长逻辑"进路,强化环境抗争的治理,推动"环境抗争"(手段)向"环境治理"(目的)转变,实现农村环境美化的目标。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