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先秦到北宋周敦颐,孔、颜之乐发展为"孔颜乐处",内涵也从乐道与自得之乐发展为因与道合一而乐。"乐道"的"道"和"因与道合一而乐"的"道"同样指的是孔子的内圣外王之道,所不同的是周敦颐为后者的内圣外王之道提供了形而上的根据:"诚"。"诚"兼具宇宙本体义与道德本体义,从而推动了儒学内圣化转向。此后宋明儒者不断阐发"孔颜乐处"的内涵,使其内圣化转向不断得到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