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礼记·玉藻》云:"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宫羽,趋以《采齐》,行以《肆夏》。周还中规,折还中矩。进则揖之,远则扬之,然后锵鸣也。故君子在车则闻鸾和之声,行则鸣佩玉,是以非辟之心无自入也。"儒家学说以玉比德,佩玉不仅是简单的装饰,而且有着表达身份、情感、风度及语言交流的作用,乃至与国家的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各阶层的生活、观念、伦理道德等层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君子比德于玉"的传统在日后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本文以山东博物馆藏玉器为例,简要介绍一下明代的几类玉佩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