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明清时期,作为统称的"礼生"实际上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群体,既有特定差役的礼生,又有临时选用的礼生;既有官礼生,又有私礼生。礼生在官、私礼仪活动中赞礼执事,须按既定仪注照式襄事,否则就会受到纠仪者纠举。礼生对于礼仪活动的意义不在于他们能否主导礼仪,而在于通过他们的赞相,营造出礼仪应有的礼容与秩序,礼义精神的完美表达正是以良好的礼秩与礼容为前提。同时,礼生也充当了礼仪传播的中介,即礼生主要担任了官礼、士大夫家礼与村落世界之间的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