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检测先天性巨结肠(HD)患儿结肠手术标本组织Cajal间质细胞(ICC)的分布及形态,分析并统计其在不同肠段的分布数量,为研究HD的发病机制和功能障碍提供必要的实验依据。方法收集42例经病理诊断为HD的标本。男33例,女9例;年龄2个月~10岁。实验标本均为散发病例,全部取材经组织病理学检测符合HD诊断。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2例HD患儿手术标本狭窄段(狭窄段组)、移行段(移行段组)和扩张段(扩张段组)组织ICC的分布及数量,及5例肠套叠患儿(对照组,男4例,女1例;年龄30 d~8岁)结肠手术标本组织ICC的分布及数量。结果1.对照组结肠组织ICC主要分布于黏膜下丛(IC-SM)和肌间丛(IC-MY),在环肌层和纵肌层(IC-IM)也有分布。IC-SM、IC-MY在切面上呈连续性分布,相互连接形成网络状结构。2.结肠狭窄段组结肠组织ICC的分布显著减少或消失,较对照组和扩张段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a<0.001),IC-MY的网络状结构完全破坏,残存ICC形态异常;另狭窄段组2例ICC形态、分布及数量与对照组或扩张段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移行段组结肠组织内ICC的分布较对照组和扩张段组均显著减少(Pa<0.05),较狭窄段组显著增加(P<0.001),其形态部分接近正常,但IC-MY缺乏连续性分布,未能形成正常的网络状结构;扩张段组与对照组结肠组织内ICC分布相当,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D患儿结肠的不同肠段ICC的数量、形态、分布不同。在狭窄段IC-MY偶见残存的ICC,其形态变钝、突起减少或消失。ICC分布减少、形态异常可能是HD胃肠动力障碍的原因之一。
-
单位第四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