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影响早期胃癌患者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ESD)后发生同时性和异时性胃癌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6-01-01-2019-12-31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镜中心行ESD治疗的早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ESD术后发生同时性和异时性胃癌的危险因素。结果 12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14例(11.7%)发生异时性胃癌,11例(9.2%)发生同时性胃癌。初始病变位于胃下三分之一(OR=11.280,95%CI:2.720~46.775,P=0.001)、重度肠化(OR=6.206,95%CI:1.667~23.109,P=0.006)和分化型胃癌(OR=9.178,95%CI:1.642~51.305,P=0.012)是发生多次胃癌(同时性或异时性)的独立危险因素。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初始病变位于胃下三分之一(OR=14.870,95%CI:2.508~88.166,P=0.003)、重度肠化(OR=4.484,95%CI:1.029~19.536,P=0.046)和分化型胃癌(OR=12.644,95%CI:1.303~122.714,P=0.029)是发生异时性胃癌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根据病灶特点制定随访计划,初始病变位于远端胃,背景黏膜重度肠化的分化型胃癌患者,即使随访时间>1年,也要警惕异时性胃癌的发生。
-
单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