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蜕变》是曹禺借私立医院改组问题发掘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蕴含蜕旧变新的趋向之作。相比曹禺之前的生命三部曲与稍后的《北京人》,《蜕变》长久以来处于被忽略的地位。通过对曹禺新剧观、丁大夫人物形象再剖析、对五四文学传统的回应等方面分析,发现曹禺的关注点在于人的精神层面的蜕变发生,并借助源于现实,展现可能的创作手法,使《蜕变》具有作为社会问题剧研究的经典范式价值。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