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对岩芯、薄片的观察,结合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碳氧同位素、锶同位素和稀土元素的分析化验资料,探讨了塔里木盆地跃进地区中下奥陶统缝洞型储层的成因机理。沿裂缝断续分布的溶蚀孔洞、围岩和裂缝中的萤石交代产物表明存在热液溶蚀和交代作用,而基质晶间孔中的短柱状和柱状石英晶体、溶蚀孔洞方解石的低87Sr/86Sr比值(0.708407)、硅质结核的Eu正异常均表明存在岩浆期后的深部热液流体的溶蚀、交代和胶结作用。跃进地区中下奥陶统发育多期活动的走滑断裂带,由于基质低孔低渗,二叠纪晚期的岩浆期后热液流体主要沿断裂带进入中下奥陶统地层中进行溶蚀改造,随后的胶结作用对围岩中的孔隙网络造成严重的破坏,进一步增强了研究区内储层的非均质性。走滑断裂带控制着跃进地区中下奥陶统规模缝洞型储层的形成与分布,热液溶蚀作用进一步改善了缝洞型储层内部的渗流能力。
-
单位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四川省国土勘测规划研究院;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