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的本质是价值认同,民族院校认同教育就是对各民族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价值观念的深层引领,引导他们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民族院校应遵循认同的内在逻辑,逐步提升认同层次,实现由主体自我认同到民族认同再到国家认同和命运认同的深入转化。在实践路径上应以“五个认同”为关键点位,不断加强教学内容、方法、机制、环境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引导学生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拥护者和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