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利用开路电位、循环极化法和腐蚀形貌表征研究了微量Cl-与温度对7150-T76超高强度铝合金电化学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低Cl-浓度的溶液中,铝合金主要发生点蚀;温度升高、Cl-浓度增大,晶间腐蚀的倾向逐渐变大。微量Cl-(20 mmol/L)致使开路电位(OCP)显著负移;温度升高OCP逐渐降低,且在6070℃温度范围内发生突变,表明腐蚀机理发生变化。还分析了循环极化曲线的各个电位和电流密度参数随Cl-浓度和温度的变化。点蚀转换电位Eptp的出现表明被侵蚀后的铝合金表面的钝化是分步进行的,Eptp随Cl-浓度的增大逐渐负移。自腐蚀电流密度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再减小,而自腐蚀电位逐渐负移,均可归因于高温溶液中溶解氧减少的缘故。此外,也论证了自腐蚀电位和再钝化电位的差值ΔE3(Ecorr-Erep)作为评价局部腐蚀发展程度标准的局限性。

  • 单位
    有色金属资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南大学